1. <td id="9ktsl"><option id="9ktsl"></option></td>

    2. <pre id="9ktsl"></pre>
    3. English
      “押寶”新能源汽車 車企服下“起死回生”的妙藥?
      發表時間:2018-06-03    文章來源:

      近日,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消息,2018年1-7月,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0.4萬輛和49.6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85%和97.1%。龐大利益催生的“江湖”,新能源汽車儼然成了各路商業大鱷眼中的“香餑餑”。一些沉寂已久甚至被取消資質的車企得以重新回歸,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。如汽車自主品牌的“元老”哈飛汽車、紅星汽車。

      一些傳統燃油車銷量持續遭遇“滑鐵盧”的車企,也希望趕上這個風口扭轉頹勢。如力帆、海馬、一汽夏利等。

      眾多業務加身的力帆把新能源戰略作為未來最重要的戰略,將所有的資源都放在新能源這“一個籃子”里,試圖繞過燃油車死磕新能源。其旗下盼達用車更在汽車生產基礎上進一步,創造了用大數據連接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共享出行平臺。短短三年間,盼達用戶全國累計超過300萬。

      一些車企則主動“換道”,將其作為尋找市場新增點的重要砝碼,例如長安汽車。

      長安汽車2017年就發布了“香格里拉計劃”,提出2025年,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、全譜系產品電氣化,到2050年,將推出30多個新能源汽車產品。統計數據表明,過去一年,長安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近3.8倍達2.6萬輛。

      在傳統燃油車一片紅海的“近身肉搏”下,新能源汽車似乎是自主品牌實現“彎道超車”的一大良機。

      然而,浪潮上下,還會有更多可見的、不可見的角力,起了大早未必能趕個早集。

      首先,2020年之后,通用、福特、豐田、大眾、寶馬、奔馳、奧迪等國際巨頭加入戰局,再加上互聯網造車公司的新興勢力,競爭只會更加激烈。

      其次,靠打價格戰,將面對“萬丈深淵”。

      近期,北汽新能源率先打響“官降”,將續航里程在200km以內的微型電動車售價從12萬元拉到了6萬元區間,江淮、奇瑞、知豆等隨之跟進。但各行各業的“價格戰”結局都差不多,最后拼的是規模、是資金實力,傷敵八百還得自殺一千,實力弱小的企業在“價格戰”中毫無還手之力,90%的淘汰率,可能并不是夸張。

      最后,二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還處于“冰凍階段”。一輛標價30萬元的電動汽車,購買還不到4個月,二手車出售的價格就降到不足13萬元,半年貶值就達60%,貶值幅度遠高于傳統汽油車。

      對于國內新能源車企來說,政策是最大的推手,也是一種“靠山”。但只有當政策后撤、補貼退坡,新能源市場從“政策驅動”向“市場驅動”過渡后,車企在產品定位、技術創新、渠道拓展上“下功夫”,才是王道。


      免費熱線:021-57620011-802

      国产稀缺精品盗摄盗拍
      1. <td id="9ktsl"><option id="9ktsl"></option></td>

      2. <pre id="9ktsl"></pre>